刘言史简介
					
					   刘言史(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),唐代李夷简迎至襄阳,署司功掾。岁余去世。其生年无考,据吴廷燮《唐方镇年表》李夷简任职期考订,刘言史殁于元和七年(812)左右。 刘言史与孟郊友善,与李翱亦有交往。他和李贺同时,诗歌风格 
亦近似。如《七夕歌》中有句云:“云衣香薄妆态新,彩□悠悠度天津。玉幌相逢夜将极,妖红惨黛生愁色。”美丽恢赡,颇具匠心。皮日休称其诗“雕金篆玉,牢奇笼怪。百锻为字,千炼成句”(《刘枣强碑》)。刘诗多游赏酬应之作,但《苦妇词》一篇,对贫苦无告者深表同情,较能反映人民疾苦。严羽《沧浪诗话》说:“大历以后,吾所深取者,李长吉、柳子厚、刘言史、权德舆、李涉、李益耳。”翁方纲《石洲诗话》也认为:“刘言史亦昌谷之流,但少弱耳。”《全唐诗》存其诗1卷。事迹见皮日休所制《刘枣强碑》及《唐才子传》。
					亦近似。如《七夕歌》中有句云:“云衣香薄妆态新,彩□悠悠度天津。玉幌相逢夜将极,妖红惨黛生愁色。”美丽恢赡,颇具匠心。皮日休称其诗“雕金篆玉,牢奇笼怪。百锻为字,千炼成句”(《刘枣强碑》)。刘诗多游赏酬应之作,但《苦妇词》一篇,对贫苦无告者深表同情,较能反映人民疾苦。严羽《沧浪诗话》说:“大历以后,吾所深取者,李长吉、柳子厚、刘言史、权德舆、李涉、李益耳。”翁方纲《石洲诗话》也认为:“刘言史亦昌谷之流,但少弱耳。”《全唐诗》存其诗1卷。事迹见皮日休所制《刘枣强碑》及《唐才子传》。
刘言史诗文作品欣赏
					- 刘言史的诗
 - 北原情三首
 - 弼公院问病
 - 别落花
 - 病僧二首
 - 病中客散复言怀
 - 泊花石浦
 - 长门怨_独坐炉边结
 - 初下东周赠孟郊
 - 处州月夜穆中丞席和主人
 - 春过赵墟
 - 春游曲_花颔红騣一
 - 代胡僧留别
 - 登甘露台
 - 冬日峡中旅泊
 - 读故友于君集
 - 放萤怨
 - 奉酬
 - 扶病春亭
 - 赋蕃子牧马
 - 葛巾歌(贝州漳南县赠杨炯燗)
 - 观绳伎(潞府李相公席上作)
 - 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
 - 桂江逢王使君旅榇归
 - 桂江中题香顶台
 - 过春秋峡
 - 嘉兴社日
 - 江陵客舍留别樊尚书
 - 看山木瓜花二首
 - 苦妇词
 - 乐府杂词三首
 - 立秋
 - 立秋日_商风动叶初
 - 林中独醒
 - 买花谣
 - 牧马泉
 - 偶题_迟日新妆游
 - 偶题二首
 - 七夕歌
 - 僧檐前独竹咏
 - 山寺看海榴花
 - 山寺看樱桃花题僧壁
 - 山中喜崔补阙见寻
 - 伤清江上人
 - 上巳日陪襄阳李尚书宴光风亭
 - 送婆罗门归本国
 - 送人随姊夫任云安令
 - 送僧归山
 - 岁暮题杨录事江亭(杨生,蜀客)
 - 题茅山仙台药院
 - 题十三弟竹园
 - 题王况故居
 - 题源分竹亭
 - 恸柳论
 - 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(王中丞武俊也)
 - 闻崔倚旅葬
 - 惜花_年少共怜含
 - 席上赠李尹
 - 相和歌辞·长门怨_独坐炉边结夜愁
 - 潇湘游
 - 寻花
 - 夜泊润州江口
 - 夜入简子古城
 - 右军墨池
 -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
 - 玉京词
 - 越井台望
 - 杂曲歌辞·乐府二首
 - 赠陈长史妓(本内宫人)
 - 赠成炼师四首
 - 赠童尼
 - 竹里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