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涛(约768~832年),唐代女韦皋任剑南西川节度使,召令赋诗侑酒,遂入乐籍。后袁滋、刘□、高崇文、武元衡、李夷简、王播、段文昌、杜元颖、郭钊、李德裕相继镇蜀,她都以歌伎而兼清客的身份出入幕府。韦皋曾拟奏请朝廷授以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衔,格于旧例,未能实现,但人们往往称之为“女校书”。后世称歌伎为“校书”就是从她开始的。薛涛生年不详。其卒年当在段文昌再度镇蜀期间,即大和六年(832)至九年(835)之间。旧说她和高骈有交往,考高骈任四川节度,在僖宗乾符元年(874),时代远不相及,显误。
薛涛和当时著名诗人元稹、白居易、张籍、王建、刘禹锡、杜牧、张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。居浣花溪上,自造桃红色的小彩笺,用以写诗。后人仿制,称为“薛涛笺”。晚年好作女道士装束,建吟诗楼于碧鸡坊,在清幽的生活中度过晚年。王建《寄蜀中薛涛校书》诗称道:“万里桥边女校书,枇杷花里闭门居。扫眉才子知多少,管领春风总不如。”
在唐代女诗人中,薛涛和李冶、鱼玄机最为著名。薛涛与刘采春,鱼玄机,李冶,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。 卓文君、薛涛、花蕊夫人、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。薛涛的诗,不仅如世所传诵的《送友人》、《题竹郎庙》等篇,以清词丽句见长,还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关怀现实的作品。在封建时代妇女,特别是象她这一类型妇女中,是不可多得的。她曾到过接近吐蕃的松州,有《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》诗,其第一首说:“闻说边城苦,而今到始知。羞将门下曲,唱与陇头儿。”对防守边疆士兵的艰苦生活寄以深切同情。杨慎说它“有讽谕而不露,得诗人之妙”(《升庵诗话》)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也认为她的《筹边楼》“托意深远”,“非寻常裙屐所及”。有《锦江集》5卷,今佚。《全唐诗》录存其诗1卷。近人张蓬舟有《薛涛诗笺》。事迹见《唐诗纪事》、《唐才子传》。
据《名媛诗归》说:“涛八九岁知音律,其父一日坐庭中,指井梧示之曰:‘庭除一古桐,耸干入云中’令涛续之,即应声曰‘枝迎南北鸟,叶送往来风。’父愀然久之”可见其才思之敏捷。涛早年丧父,母孀居,二人相依为命,生活极其窘困,及她到十六岁时,诗名已遐迩皆闻,因其有姿色,通音律,善辩慧,工诗赋,迫于生计,遂入乐籍,成为当时著名的女诗人。
- 薛涛的诗
 - 月·魄依钩样小
 - 薛涛的诗
 - 别李郎中
 - 采莲舟
 - 蝉_露涤清音远
 - 池上双鸟
 - 筹边楼
 - 酬杜舍人
 - 酬郭简州寄柑子
 - 酬李校书
 - 酬人雨后玩竹
 - 酬文使君
 - 酬吴随君
 - 酬辛员外折花见遗
 - 酬杨供奉法师见招
 - 酬雍秀才贻巴峡图
 - 酬祝十三秀才
 - 春郊游眺寄孙处士二首
 - 春望词四首
 - 段相国游武担寺,病不能从题寄
 - 罚赴边上武相公二首
 - 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二首(一作陈情上韦令公)
 - 风_猎蕙微风远
 - 赋凌云寺二首
 - 海棠溪
 - 和郭员外题万里桥
 - 和李书记席上见赠
 - 和刘宾客玉蕣
 - 斛石山书事
 - 斛石山晓望寄吕侍御
 - 寄词
 - 寄旧诗与元微之
 - 寄张元夫
 - 江边_西风忽报雁
 - 江亭饯别(一作宴饯,一作江亭宴)
 - 江月楼
 - 金灯花
 - 九日遇雨二首
 - 句_枝迎南北鸟
 - 菱荇沼
 - 柳絮_二月杨花轻
 - 摩诃池赠萧中丞
 - 牡丹_去春零落暮
 - 秋泉
 - 上川主武元衡相国二首
 - 上王尚书
 - 十离诗·笔离手
 - 十离诗·镜离台
 - 十离诗·马离厩
 - 十离诗·犬离主
 - 十离诗·燕离巢
 - 十离诗·鹦鹉离笼
 - 十离诗·鹰离鞲
 - 十离诗·鱼离池
 - 十离诗·珠离掌
 - 十离诗·竹离亭
 - 试新服裁制初成三首
 - 送扶炼师
 - 送卢员外
 - 送姚员外
 - 送友人_水国蒹葭夜
 - 送郑眉州
 - 棠梨花和李太尉
 - 题竹郎庙
 - 听僧吹芦管
 - 西岩
 - 乡思(用前韵)
 - 续嘉陵驿诗献武相国
 - 宣上人见示与诸公唱和
 - 谒巫山庙_乱猿啼处访
 - 忆荔枝
 - 咏八十一颗
 - 鸳鸯草
 - 贼平后上高相公
 - 赠段校书
 - 赠苏十三中丞
 - 赠韦校书
 - 赠杨蕴中
 - 赠远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