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四百七十四 
  卷474_1 「送马向入蜀」徐凝 
  游子出咸京,巴山万里程。白云连鸟道,青壁遰猿声。 
  雨雪经泥坂,烟花望锦城。工文人共许,应纪蜀中行。 
  卷474_2 「送李补阙归朝」徐凝 
  驷马归咸秦,双凫出海门。还从清切禁,再沐圣明恩。 
  礼乐中朝贵,文章大雅存。江湖多放逸,献替欲谁论。 
  卷474_3 「送日本使还」徐凝 
  绝国将无外,扶桑更有东。来朝逢圣日,归去及秋风。 
  夜泛潮回际,晨征苍莽中。鲸波腾水府,蜃气壮仙宫。 
  天眷何期远,王文久已同。相望杳不见,离恨托飞鸿。 
  卷474_4 「题开元寺牡丹」徐凝 
  此花南地知难种,惭愧僧闲用意栽。海燕解怜频睥睨, 
  胡蜂未识更徘徊。虚生芍药徒劳妒,羞杀玫瑰不敢开。 
  惟有数苞红萼在,含芳只待舍人来。 
  卷474_5 「香炉峰」徐凝 
  香炉一峰绝,顶在寺门前。尽是玲珑石,时生旦暮烟。 
  卷474_6 「白铜鞮」徐凝 
  騕褭锦障泥,楼头日又西。留欢住不住,素齿白铜鞮. 
  卷474_7 「杨叛儿」徐凝 
  哀怨杨叛儿,骀荡郎知否。香死博山炉,烟生白门柳。 
  卷474_8 「春寒」徐凝 
  乱雪从教舞,回风任听吹。春寒能作底,已被柳条欺。 
  卷474_9 「庐山独夜」徐凝 
  寒空五老雪,斜月九江云。钟声知何处,苍苍树里闻。 
  卷474_10 「天台独夜」徐凝 
  银地秋月色,石梁夜溪声。谁知屐齿尽,为破烟苔行。 
  卷474_11 「送寒岩归士」徐凝 
  不挂丝纩衣,归向寒岩栖。寒岩风雪夜,又过岩前溪。 
  卷474_12 「送陈司马」徐凝 
  家寄茅洞中,身游越城下。宁知许长史,不忆陈司马。 
  卷474_13 「武夷山仙城」徐凝 
  武夷无上路,毛径不通风。欲共麻姑住,仙城半在空。 
  卷474_14 「避暑二首」徐凝 
  一株金染密,数亩碧鲜疏。避暑临溪坐,何妨直钓鱼。 
  斑多筒簟冷,发少角冠清。避暑长林下,寒蝉又有声。 
  卷474_15 「浙西李尚书奏毁淫昏庙」徐凝 
  传闻废淫祀,万里静山陂。欲慰灵均恨,先烧靳尚祠。 
  卷474_16 「酬相公再游云门寺」徐凝 
  远羡五云路,逶迤千骑回。遗簪唯一去,贵赏不重来。 
  卷474_17 「杭州祝涛头二首」徐凝 
  不道沙堤尽,犹欺石栈顽。寄言飞白雪,休去打青山。 
  倒打钱塘郭,长驱白浪花。吞吴休得也,输却五千家。 
  卷474_18 「问渔叟」徐凝 
  生事同漂梗,机心在野船。如何临逝水,白发未忘筌。 
  卷474_19 「云封庵」徐凝 
  登岩背山河,立石秋风里。隐见浙江涛,一尺东沟水。 
  卷474_20 「汉宫曲」徐凝 
  水色帘前流玉霜,赵家飞燕侍昭阳。 
  掌中舞罢箫声绝,三十六宫秋夜长。 
  卷474_21 「和嵩阳客月夜忆上清人」徐凝 
  独夜嵩阳忆上仙,月明三十六峰前。 
  瑶池月胜嵩阳月,人在玉清眠不眠。 
  卷474_22 「八月望夕雨」徐凝 
  今年八月十五夜,寒雨萧萧不可闻。 
  如练如霜在何处,吴山越水万重云。 
  卷474_23 「观浙江涛」徐凝 
  浙江悠悠海西绿,惊涛日夜两翻覆。 
  钱塘郭里看潮人,直至白头看不足。 
  卷474_24 「庐山瀑布」徐凝 
  虚空落泉千仞直,雷奔入江不暂息。 
  今古长如白练飞,一条界破青山色。 
  卷474_25 「嘉兴寒食」徐凝 
  嘉兴郭里逢寒食,落日家家拜扫回。 
  唯有县前苏小小,无人送与纸钱来。 
  卷474_26 「忆扬州」徐凝 
  萧娘脸下难胜泪,桃叶眉头易得愁。 
  天下三分明月夜,二分无赖是扬州。 
  卷474_27 「八月灯夕寄游越施秀才」徐凝 
  四天净色寒如水,八月清辉冷似霜。 
  想得越人今夜见,孟家珠在镜中央。 
  卷474_28 「八月十五夜」徐凝 
  皎皎秋空八月圆,常娥端正桂枝鲜。 
  一年无似如今夜,十二峰前看不眠。 
  卷474_29 「题伍员庙」徐凝 
  千载空祠云海头,夫差亡国已千秋。 
  浙波只有灵涛在,拜奠青山人不休。 
  卷474_30 「员峤先生」徐凝 
  员峤先生无白发,海烟深处采青芝。 
  逢人借问陶唐主,欲进冰蚕五色丝。 
  卷474_31 「莫愁曲」徐凝 
  玳瑁床头刺战袍,碧纱窗外叶骚骚。 
  若为教作辽西梦,月冷如丁风似刀。 
  卷474_32 「寄白司马」徐凝 
  三条九陌花时节,万户千车看牡丹。 
  争遣江州白司马,五年风景忆长安。 
  卷474_33 「相思林」徐凝 
  游客远游新过岭,每逢芳树问芳名。 
  长林遍是相思树,争遣愁人独自行。 
  卷474_34 「寄海峤丈人」徐凝 
  万丈只愁沧海浅,一身谁测岁华遥。 
  自言来此云边住,曾看秦王树石桥。 
  卷474_35 「寄潘先生」徐凝 
  至人知姓不知名,闻道黄金骨节轻。 
  世上仙方无觅处,欲来西岳事先生。 
  卷474_36 「宫中曲二首」徐凝 
  披香侍宴插山花,厌著龙绡著越纱。 
  恃赖倾城人不及,檀妆唯约数条霞。 
  身轻入宠尽恩私,腰细偏能舞柘枝。 
  一日新妆抛旧样,六宫争画黑烟眉。 
  卷474_37 「七夕」徐凝 
  一道鹊桥横渺渺,千声玉佩过玲玲。 
  别离还有经年客,怅望不如河鼓星。 
  卷474_38 「八月九月望夕雨」徐凝 
  八月繁云连九月,两回三五晦漫漫。 
  一年怅望秋将尽,不得常娥正面看。 
  卷474_39 「喜雪」徐凝 
  长爱谢家能咏雪,今朝见雪亦狂歌。 
  杨花道即偷人句,不那杨花似雪何。 
  卷474_40 「春饮」徐凝 
  乌家若下蚁还浮,白玉尊前倒即休。 
  不是春来偏爱酒,应须得酒遣春愁。 
  卷474_41 「二月望日」徐凝 
  长短一年相似夜,中秋未必胜中春。 
  不寒不暖看明月,况是从来少睡人。 
  卷474_42 「读远书」徐凝 
  两转三回读远书,画檐愁见燕归初。 
  百花时节教人懒,云髻朝来不欲梳。 
  卷474_43 「古树」徐凝 
  古树欹斜临古道,枝不生花腹生草。 
  行人不见树少时,树见行人几番老。 
  卷474_44 「独住僧」徐凝 
  百补袈裟一比丘,数茎长睫覆青眸。 
  多应独住山林惯,唯照寒泉自剃头。 
  卷474_45 「伤画松道芬上人(因画钓台江山而逝)」徐凝 
  百法驱驰百年寿,五劳消瘦五株松。 
  昨来闻道严陵死,画到青山第几重。 
  卷474_46 「观钓台画图」徐凝 
  一水寂寥青霭合,两崖崔崒白云残。 
  画人心到啼猿破,欲作三声出树难。 
  卷474_47 「荆巫梦思」徐凝 
  楚水白波风袅袅,荆门暮色雨萧萧。 
  相思合眼梦何处,十二峰高巴字遥。 
  卷474_48 「浙东故孟尚书种柳」徐凝 
  孟家种柳东城去,临水逶迤思故人。 
  不似当时大司马,重来得见汉南春。 
  卷474_49 「长洲览古」徐凝 
  吴王上国长洲奢,翠黛寒江一道斜。 
  伤见摧残旧宫树,美人曾插九枝花。 
  卷474_50 「却归旧山望月有寄」徐凝 
  年年明月总相似,大抵人情自不同。 
  今夜故山依旧见,班家扇样碧峰东。 
  卷474_51 「再归松溪旧居宿西林」徐凝 
  五粒松深溪水清,众山摇落月偏明。 
  西林静夜重来宿,暗记人家犬吠声。 
  卷474_52 「玩花五首」徐凝 
  一树梨花春向暮,雪枝残处怨风来。 
  明朝渐校无多去,看到黄昏不欲回。 
  麹尘溪上素红枝,影在溪流半落时。 
  时人自惜花肠断,春风却是等闲吹。 
  朱霞焰焰山枝动,绿野声声杜宇来。 
  谁为蜀王身作鸟,自啼还自有花开。 
  谁家踯躅青林里,半见殷花焰焰枝。 
  忆得倡楼人送客,深红衫子影门时。 
  花到蔷薇明艳绝,燕支颗破麦风秋。 
  一番弄色一番退,小妇轻妆大妇愁。 
  卷474_53 「长庆春」徐凝 
  山头水色薄笼烟,久客新愁长庆年。 
  身上五劳仍病酒,夭桃窗下背花眠。 
  卷474_54 「山鹧鸪词」徐凝 
  南越岭头山鹧鸪,传是当时守贞女。 
  化为飞鸟怨何人,犹有啼声带蛮语。 
  卷474_55 「郑女出参丈人词」徐凝 
  凤钗翠翘双宛转,出见丈人梳洗晚。 
  掣曳罗绡跪拜时,柳条无力花枝软。 
  卷474_56 「春雨」徐凝 
  花时闷见联绵雨,云入人家水毁堤。 
  昨日春风源上路,可怜红锦枉抛泥。 
  卷474_57 「和白使君木兰花」徐凝 
  枝枝转势雕弓动,片片摇光玉剑斜。 
  见说木兰征戍女,不知那作酒边花。 
  卷474_58 「正月十五夜呈幕中诸公」徐凝 
  宵游二万七千人,独坐重城圈一身。 
  步月游山俱不得,可怜辜负白头春。 
  卷474_59 「乐府新诗」徐凝 
  一声卢女十三弦,早嫁城西好少年。 
  不羡越溪歌者苦,采莲归去绿窗眠。 
  卷474_60 「春陪相公看花宴会二首」徐凝 
  丞相邀欢事事同,玉箫金管咽东风。 
  百分春酒莫辞醉,明日的无今日红。 
  木兰花谢可怜条,远道音书转寂寥。 
  春去一年春又尽,几回空上望江桥。 
  卷474_61 「牡丹」徐凝 
  何人不爱牡丹花,占断城中好物华。 
  疑是洛川神女作,千娇万态破朝霞。 
  卷474_62 「过马当」徐凝 
  风波隐隐石苍苍,送客灵鸦拂去樯。 
  三月尽头云叶秀,小姑新著好衣裳。 
  卷474_63 「金谷览古」徐凝 
  金谷园中数尺土,问人知是绿珠台。 
  绿珠歌舞天下绝,唯与石家生祸胎。 
  卷474_64 「上阳红叶」徐凝 
  洛下三分红叶秋,二分翻作上阳愁。 
  千声万片御沟上,一片出宫何处流。 
  卷474_65 「洛城秋砧」徐凝 
  三川水上秋砧发,五凤楼前明月新。 
  谁为秋砧明月夜,洛阳城里更愁人。 
  卷474_66 「和川守侍郎缑山题仙庙」徐凝 
  王子缑山石殿明,白家诗句咏吹笙。 
  安知散席人间曲,不是寥天鹤上声。 
  卷474_67 「和夜题玉泉寺」徐凝 
  岁岁云山玉泉寺,年年车马洛阳尘。 
  风清月冷水边宿,诗好官高能几人。 
  卷474_68 「和秋游洛阳」徐凝 
  洛阳自古多才子,唯爱春风烂漫游。 
  今到白家诗句出,无人不咏洛阳秋。 
  卷474_69 「和嘲春风」徐凝 
  源上拂桃烧水发,江边吹杏暗园开。 
  可怜半死龙门树,懊恼春风作底来。 
  卷474_70 「侍郎宅泛池」徐凝 
  莲子花边回竹岸,鸡头叶上荡兰舟。 
  谁知洛北朱门里,便到江南绿水游。 
  卷474_71 「和侍郎邀宿不至」徐凝 
  蟾蜍有色门应锁,街鼓无声夜自深。 
  料得白家诗思苦,一篇诗了一弹琴。 
  卷474_72 「自鄂渚至河南将归江外留辞侍郎」徐凝 
  一生所遇唯元白,天下无人重布衣。 
  欲别朱门泪先尽,白头游子白身归。 
  卷474_73 「蛮入西川后」徐凝 
  守隘一夫何处在,长桥万里只堪伤。 
  纷纷塞外乌蛮贼,驱尽江头濯锦娘。 
  卷474_74 「忆紫溪」徐凝 
  长忆紫溪春欲尽,千岩交映水回斜。 
  岩空水满溪自紫,水态更笼南烛花。 
  卷474_75 「夸红槿」徐凝 
  谁道槿花生感促,可怜相计半年红。 
  何如桃李无多少,并打千枝一夜风。 
  卷474_76 「题缙云山鼎池二首」徐凝 
  黄帝旌旗去不回,空馀片石碧崔嵬。 
  有时风卷鼎湖浪,散作晴天雨点来。 
  天地茫茫成古今,仙都凡有几人寻。 
  到来唯见山高下,只是不知湖浅深。 
  卷474_77 「宿冽上人房」徐凝 
  浮生不定若蓬飘,林下真僧偶见招。 
  觉后始知身是梦,更闻寒雨滴芭蕉。 
  卷474_78 「汴河览古」徐凝 
  炀帝龙舟向此行,三千宫女采桡轻。 
  渡河不似如今唱,为是杨家怨思声。 
  卷474_79 「柬白丈人」徐凝 
  昔时丈人鬓发白,千年松下锄茯苓。 
  今来见此松树死,丈人斩新鬓发青。 
  卷474_80 「览镜词」徐凝 
  宝镜磨来寒水清,青衣把就绿窗明。 
  潘郎懊恼新秋发,拔却一茎生两茎。 
  卷474_81 「寄玄阳先生」徐凝 
  不能相见见人传,rv岸山中岱岸边。 
  颜貌只如三二十,道年三百亦藏年。 
  卷474_82 「白人」徐凝 
  暖风入烟花漠漠,白人梳洗寻常薄。 
  泥郎为插珑璁钗,争教一朵牙云落。 
  卷474_83 「奉酬元相公上元」徐凝 
  出拥楼船千万人,入为台辅九霄身。 
  如何更羡看灯夜,曾见宫花拂面春。 
  卷474_84 「奉和鹦鹉」徐凝 
  毛羽曾经翦处残,学人言语道暄寒。 
  任饶长被金笼阖,也免栖飞雨雪难。 
  卷474_85 「将至妙喜寺」徐凝 
  清风袅袅越水陂,远树苍苍妙喜寺。 
  自有车轮与马蹄,未曾到此波心地。 
  卷474_86 「红蕉」徐凝 
  红蕉曾到岭南看,校小芭蕉几一般。 
  差是斜刀剪红绢,卷来开去叶中安。 
  卷474_87 「见少室」徐凝 
  适我一箪孤客性,问人三十六峰名。 
  青云无忘白云在,便可嵩阳老此生。 
  卷474_88 「语儿见新月」徐凝 
  几处天边见新月,经过草市忆西施。 
  娟娟水宿初三夜,曾伴愁蛾到语儿。 
  卷474_89 「回施先辈见寄新诗二首」徐凝 
  九幽仙子西山卷,读了绦绳系又开。 
  此卷玉清宫里少,曾寻真诰读诗来。 
  紫河车里丹成也,皂荚枝头早晚飞。 
  料得仙宫列仙籍,如君进士出身稀。 
  卷474_90 「送沈亚之赴郢掾」徐凝 
  千万乘骢沈司户,不须惆怅郢中游。 
  几年白雪无人唱,今日唯君上雪楼。 
  卷474_91 「答白公」徐凝 
  高景争来草木头,一生心事酒前休。 
  山公自是仙人侣,携手醉登城上楼。 
  卷474_92 「句」徐凝 
  青山旧路在,白首醉还乡。(《别白公》) 
  试到第三桥,便入千顷花。(以上并见《纪事》) 
  乱后见淮水,归心忽迢遥。(《京都还汴口作》) 
  乍疑鲸喷浪,忽似鹢凌风。呀呷汀洲动,喧阗里巷空。 
  (《竞渡》。见《诗式》)诗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	