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诗人:邓肃

邓肃简介

   邓肃(1091~1132)字志宏,南剑沙县(今属福建)人。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,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年,年四十二岁。少警敏能文,善谈论。李纲见而奇之,相倡和,为忘年交,入太学。时东南贡花石纲,肃作陈东,布衣欧阳澈等为保李纲被斩首。邓肃并未因此而退却,他义无反顾,于当月二十一日再上《论留李纲疏》,明言“纲学虽正而术疏,谋虽深而机浅”,所以,既不足以副高宗“眷注之诚”,又无法周旋于高宗左右的宠臣之间。奏折中还引用宋高宗起用李纲时说“李纲真以身殉国者”的话,含蓄地批评高宗出尔反尔的行为,强调“李纲于此亦不可谓无一日之长也”。
  《论留李纲疏》触怒了高宗。建炎元年(1127年)十月,邓肃被免去左正言之职,谪贬回乡。
  邓肃为官清廉,两袖清风,回乡后又遇土匪作乱,一家八口人四处躲避,缺衣少食。他在诗中写道:“十年游宦落穷山,妾无衣帛日号寒”;“天宇如许大,八口无处藏。空山四十日。画饼诳饥肠”;“詹成炊饭以搏沙,牛革荐甘真嚼铁……余不供僧僧供余,是事颠倒古所无”。穷困潦倒的生活由此可见。既使在这种状况下,他仍写下“逐客难参国士忧,客枕曾无一夕安”的诗句,表达了忧国忧民的义士本色。
  绍兴二年(1132年)五月,邓肃携母避乱于福唐(今福清),五月初九病逝,年仅42岁,归葬于邓墩,有《栟榈文集》25卷传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