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诗人:裴度

裴度简介

   裴度,男 生于唐代宗永泰元年(765年)卒于唐文宗开成四年(839年),唐代文学家、政治家。字中立。河东闻喜(今山西闻喜)人。贞元五年(789)进士。宪宗元和时拜相,率兵讨平淮西割据者吴元济,封晋国公,世称裴晋公。后又以拥立文宗有功,进位至中书令。死后赠太傅。
  裴度以功业著称,在文学上也有成就。他认为“文之异,在气格之高下,思致之浅深,不在磔裂章句,隳废声韵”,主张“不诡其词而词自丽,不异其理而理自新”(《寄李翱书》)。这对于当时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的倾向,具有补偏救弊的意义。他对韩愈的才能是赞赏的,但不赞成韩愈“以文为戏”,写那些嘲讽性的杂文。晚年留守东都,筑绿野堂,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名士唱酬甚密。方回说:“裴晋公度累朝元老,于功名之际盛矣,而李吉甫武元衡的支持下,决心削平不受朝命的藩镇。淮西(治蔡州,今河南汝南)自李希烈以来,节度使均由军中拥立,专制一方。这一年节度使吴少阳死,子吴元济图谋继立,发兵侵扰邻境,威胁朝廷。宪宗发兵征讨。成德(今河北正定)节度使王承宗、淄青(今山东益都)节度使李师道与元济勾结,派遣刺客刺死主张讨伐的宰相武元衡,砍伤裴度。宪宗即命裴度代元衡为相,主持讨叛军事。
  元和十二年(817年),讨叛军打了一次大败仗,宰相李逢吉等以淮西屯兵四年,劳师弊赋,力主罢兵。裴度认为淮西是腹心之疾,必须扫除,且河北藩镇正据此估计朝廷强弱,故不宜中止讨伐,并自请督师。同年八月,裴度以宰相领淮西节度使、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,赴前线,出发时,裴度慷慨誓道:“臣若贼灭,则朝天有期;贼在,则归阙无日。”宪宗为之流泪。这时诸道兵都有宦官监军,诸军将事权不专,裴度奏准罢去监军,加强了统一指挥。十月,名将李晟之子李诉雪夜破蔡州,行军深入七十里,生擒元济。李诉打下蔡州后,迎接裴度进城,拜谒道旁。李诉诚恳说:“蔡人顽悖,不识上下之尊,数十年矣,愿公因而示之,使知朝廷之尊。”淮西既平,河北震慑,诸藩相继归顺。贞元十四年,又平定淄青李师道。史称“元和中兴”。
  元和十五年(820年),穆宗即位,由于措置不当,河北再乱,裴度被任为镇州行营招讨使,统兵讨伐。当时穆宗昏聩,宰相只图苟安,裴度军前奏请事宜,常受阻挠,因此不能取胜。最后,裴度被解除兵权,改任位高职闲的东都(洛阳)留守。敬宗、文宗二朝,裴度历任淮南等四道的节度使,其间虽曾短期入相,亦遭到李逢吉等排挤,不能久任。文宗开成四年(839年)卒于东都留守任上。
  裴度以功业著称,在文学上也有成就。当时韩愈提倡古文,反对“俗下文字”,裴度就持反对的意见,他认为“文之异,在气格之高下,思致之浅深,不在磔裂章句,隳废声韵”,主张“不诡其词而词自丽,不异其理而理自新”

【文学成就】
  裴度以功业著称,在文学上也有成就。他认为“文之异,在气格之高下,思致之浅深,不在磔裂章句,废声韵”,主张“不诡其词而词自丽,不异其理而理自新”(《寄李翱书》)。这对于当时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的倾向,具有补偏救弊的意义。他对韩愈的才能是赞赏的,但不赞成韩愈“以文为戏”,写那些嘲讽性的杂文。晚年留守东都,筑绿野堂,与白居易、刘禹锡等名士唱酬甚密。方回说:“裴晋公度累朝元老,于功名之际盛矣,而诗人出其门尤盛。”(《瀛奎律髓》)他对文士多所提掖,时人莫不敬重。
  《全唐文》存其文2卷,主要是一些律赋和奏疏碑铭。《全唐诗》存其诗1卷。《分门纂类唐歌诗》残本(天地山川类)有其《厅事之西因依墉壑为数仞,有悬水焉。予理戎之暇,聊以息燕,此相国张公之所作也。缅怀高致,时濯尘缨,即事寄言,而赋斯什》1首,《全唐诗》未收。事迹见新、旧《唐书》本传。
  主要唐诗:《中书即事》 ,《夏日对雨》 ,《首夏犹清和联句》 ,《宴兴化池亭送白二十二东归联句》 ,
  《凉风亭睡觉》 ,《至日登乐游园》 ,《刘二十八自汝赴左冯,涂经洛中相见联句》 ,《喜遇刘二十八》 ,
  《窦七中丞见示初至夏口献元戎诗,辄戏和之》 ,《郊庙歌辞·享惠昭太子庙乐章·亚献终献》 ,
  《度自到洛中与乐天为文酒之会时时构咏乐不可…因为联句》,《真慧寺(五祖道场)》,《春池泛舟联句》,
  《西池落泉联句》 ,《酬张秘书因寄马赠诗》,《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圆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宿斋…之作》,
  《中和节诏赐公卿尺》,《喜遇刘二十八偶书两韵联句》,《西池送白二十二东归兼寄令狐相公联句》,
  《太原题厅壁》,《蔷薇花联句》 ,《溪居》,《白二十二侍郎有双鹤留在洛下予西园多野水长松…请之》,
  《送刘》,《傍水闲行》,《句》,《再送》,《雪中讶诸公不相访》,《享惠昭太子庙乐章(亚献终献)》

0